

展覽簡介
印象派的出現,讓畫家們從室內走向戶外、繪畫主題自人物與肖像延伸到捕捉自然變化和光影流動;並影響了後續藝術流派如點描派、野獸派、現代主義等等的誕生及演變,留下許多令後世喜愛不已的經典佳作。
譽為全球四大博物館之一的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」收藏超過二百萬件橫跨五千年歷史的珍貴藏品,涵蓋世界各大文明與藝術流派。本次展覽展出了大都會博物館的 81 幅繪畫和素描。類別涵蓋從現實主義和學術繪畫到印象派、後印象派和早期現代主義,跨越 19 世紀中葉到 20 世紀中葉,精選跨世紀的藝術典藏一次盡收眼底。
展覽匯聚38位世界頂尖大師之作,包括後印象派代表梵谷、那比派大師皮耶·波納爾、革新現代藝術的塞尚等重量級畫家。更展出瑪麗·卡薩特、貝絲·莫莉索等知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,呈現女性在西方現代藝術發展中的崛起與獨特風格。
Information 展覽資訊
展覽名稱 |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─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羅伯特・雷曼收藏 |
---|---|
展覽日期 | 週一到週日 09:00-17:00(16:30停止售票、入場) |
展覽地點 | 【國立故宮博物院】第二展覽館一樓特展廳 |
主辦單位 |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、國立故宮博物院 |
共同主辦 | 時藝多媒體 |
協辦單位 | 中華文化總會 |
主要贊助 | 國泰金控 |
公益贊助 | 力晶文化基金會 |
共同贊助 | 大聯大控股、 JINS Taiwan |
美育贊助 |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|
航空贊助 | 長榮航空 |
指定保全 | 中興保全科技 |
票券資訊 | 各種票種&票價 |

Feature 展覽特色
全球四大博物館之一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」首次來台展覽



Exhibition Area 展區介紹
展覽透過五大主題,探索法國繪畫與素描的生動面貌。作品依年代順序排列,呈現一世紀以來藝術家對這些主題的多元詮釋與演變,引領觀眾跨越不同風格與媒材展開對話。

身體的姿態
人體是藝術成就與表達的試驗場。此區梳理1860年代起,不同藝術家對人體的詮釋;以及說明鉛筆、顏料等不同媒材與技法對裸體描繪的特殊性。

肖像與人物
18世紀末工業化革新社會階層與城市面貌,藝術從國家資助轉向更開放的大眾市場,肖像畫成為新崛起的中產階級展現財力與地位之物。
在這時期,藝術家描繪現代生活中的社交互動,讓親朋好友成為畫中人,賦予肖像更風格化的表現,模糊肖像畫與風俗畫之界限,開啟人物畫的另一風貌。

徜徉自然
此區闡述法國風景如何作為啟發新畫風靈感之源。隨著法國政治與工業革命的推進以及城市發展,藝術家這時將視野轉向祖國的風光,將自己獨特的視角和個人風格帶入畫作,徹底改變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畫風。

城市到鄉村
19世紀與20世紀的藝術家探索法國各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及其與環境的互動。從描畫不斷變化的巴黎城市景觀、塞納河畔及度假勝地享受悠閒時光的漫遊者,到鄉村小鎮和田園風光;藝術家以現代眼光與其創新技巧,各自詮釋所處地方的景觀與人群。

水岸風光
皮耶.波納爾《聖特羅佩舊港一景》工業化帶動鐵路運輸,人們更能前往海灘、漁村、港口等各地。藝術家更便於前往描繪水景風光和細節,無論是在法國各海岸、威尼斯或阿爾及爾等地,皆可看到不同藝術家帶來的畫作紀錄。
Package Type 套票種類
